“然而,从消费者反映的情况来看,上海迪士尼的‘预约等候卡’制度,确实会限制一些消费者的权益。”北京滳慧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朱立新分析,不论是乐园自营渠道还是有正规合作授权的第三方售票渠道,都有义务对涉及消费核心权益的内容进行重点告知,而在本次事件中,消费者可能抢不到“预约等候卡”并因此存在无法游玩热门项目的风险,就涉及影响消费核心权益。
朱立新表示,通常来说,如果是社会约定俗成的涉及消费核心权益的惯常做法,比如入园后热门项目要排队等,园方可以不做特别告知,但像“预约等候卡”这种创新规则,尤其是作为会左右消费者是否购票的核心因素,园方如果没有充分告知,就涉嫌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如果导致消费者利益受损,可能就需要予以退换票款等。
朱立新还特别提出,所谓充分告知,并非仅仅是在购票前将相关规则列出,而是需要在网页等渠道的显著位置显示出来,如果内容较多,核心权益部分还需要以加粗、加黑等方式标注,或者尽可能地在更广泛的范围内传播、宣传,尽到提示功能。
周鸣岐表示,作为当地重要旅游目的地,人们愿意在特殊时期到上海迪士尼乐园游玩,多少都是出于对这个品牌怀有一定的感情,而这一次,迪士尼这种看似有些“竭泽而渔”的做法,可能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伤害人们对于其品牌的信任。周鸣岐也建议消费者,当前疫情防控仍不能松懈,各地、各景区景点、主题公园可能会采取各种新措施、新手段保障自身有序运转、避免人员聚集,在旅游业全面实施预约制度的背景下,游客在前往游玩之前还是应尽量全面地了解目的地相关规定,以免令自己的利益受损。
北京商报沸点调查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