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广东频道消息(记者林丽丽、通讯员朱强):“以前只能种甘蔗,收入微薄。自从有了甘牛养殖项目,我们两口子在家门口‘就业’了,工资加起来每月有6000多块。去年家里盖起了两层新房,小孩上学也方便了,生活越来越有奔头!”秦会春说。
近日,广东鹤山市委宣传部组织媒体采访团,聚焦鹤山龙州粤桂扶贫协作成效,深入龙州脱贫一线进行主题采访。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广西龙州县越来越多像秦会春一样的贫困户不光脱了真贫,在政策的带动下他们打开了眼界、转变了观念、掌握了技能,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得到大幅提高。
龙州县下冻镇扶伦村贫困户秦会春和丈夫到甘牛集团上班,工资加起来6000元每月,成为甘蔗尾叶养牛全产业链上的受益者(通讯员供图)
粤桂两省地缘相近、人文相亲。2017年9月,粤桂扶贫协作正式确定了由鹤山市对口帮扶龙州县,鹤山市随即成立扶贫组进驻龙州,全面投入龙州脱贫攻坚战中。近三年来,鹤山市将扶贫先扶志、扶智贯穿整过程,推进扶贫工作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特别是从产业、住房、教育、医疗、乡村振兴等领域全线发力助推龙州脱贫攻坚成效显著,助力龙州成功打响广西国定贫困县脱贫摘帽第一炮。
带领贫困户养牛致富
“甘牛”产业成扶贫协作“典范”
在确定鹤山结对帮扶龙州后,鹤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该项工作,多次前往龙州开展扶贫对接调研。龙州甘牛生态循环产业链项目落户,是鹤山龙州两地落实中央东西部对口扶贫、粤桂扶贫协作精神的重要成果和成功实践。
据了解,龙州甘牛生态循环产业链项目致力打造“甘牛”品牌,目标通过“政府管建、企业管牛、农户管养”“企业+村级养殖小区+家庭农场”“贷牛还牛、借牛还牛”等创新模式带动全县群众养牛。企业进驻后,当地村集体、贫困户不但可以通过土地出租、委托经营、合作经营等方式直接增加收入,而且还可以通过到甘牛公司务工、加入合作社、建立家庭农场等多种形式参与进来,实现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实现多渠道增收。
鹤山市副市长杨海泉赴龙州县挂任县委常委、副县长,并担任鹤山市驻龙州县扶贫组组长,他向记者介绍甘牛集团项目情况(通讯员供图)
甘牛集团龙州养殖总园(通讯员供图)
龙州县下冻镇扶伦村贫困户秦会春和她丈夫黄德义等一批脱贫户成为甘蔗尾叶养牛全产业链上的受益者。作为第一批到甘牛集团上班的员工之一,秦会春、黄德义主要负责搅拌饲料、清洁等工作,通过养牛就业不仅致了富,还掌握了养牛技能成为骨干。
而在龙州县下冻镇驮江村声江屯,脱贫户凌志刚将旧房改造成牛舍,依托甘牛公司“管引牛、管技术、管回收”的政策,以低于市场价买回了3头良种受孕母牛和1头牛犊,如今受孕母牛产下了1胎牛犊,另一头母牛也准备产仔。
“现在的养牛政策非常好,牛买回来就是‘赚’,牛养大了、产了小牛犊公司进行回购,我们也能赚到钱,农户养牛是真的有保障。”凌志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