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文化创意支持乡村振兴——新年伊始清北“乡创”对谈录
“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都有立足实践、关注乡土、注重美育的传统,更需要联合起来,互通有无,搭建更高层次的乡创活动和培育平台,共同推进中国乡村的振兴。”——向勇
“教书育人是学校不可放弃的职责,我们在乡村振兴人才培育方面责无旁贷,北大和清华协同培养乡创人才势在必行,包括课程建设、师资培训、教材编写等方面都可以进一步深入推进,共享、共创人才资源。”——胡钰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宏盟楼”
导言:
2021年1月7日,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所在的老楼“宏盟楼”中,一场关于文化创意振兴乡村的座谈氛围却愈加热烈。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向勇,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清华大学文化创意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胡钰,浮梁乡创学院院长、浮梁乡创基地主任殷秩松,宣汉文化创意发展促进会、浮梁乡创学院、花田间国际乡村创客营地等单位相关代表及“乡创”一线工作者进行了半晌长谈,从案例分析到组织管理,最后落实在切实计划,随着对谈的深入,以清华北大共同引导培育的新型乡村振兴中间生态组织建制雏形初步展现。
2021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真正意义上的开局年,在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关于乡村振兴,与会专家学者将谈些什么呢?
座谈会现场
谈实践:以一栋老宅的修缮为契机
“生活为家,且观尽巴山景去;曰归可缓,试同歌陌上花开。”调试了许久的设备,投影缓缓映出的是巴山蜀水的一派田园风光,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清华大学文化创意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胡钰关注到右上角的这一行小小的字:“写得真好,这大概就是向勇教授以学者身份返乡投入‘乡创’所向往的生活吧。”
花田间国际乡村创客营地航拍图
“这几行字其实是我学生到了当地之后写下的,四川达州的宣汉县是我出生的地方,当初将祖宅改建成了花田间国际乡村创客营地,也是希望能够将‘独乐乐’的乡愁转化为‘众乐乐’,让更多人参与到‘乡创’当中,给这个村庄带来更多希冀。”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向勇表示。